新時代應急先鋒 鄭州消防支隊李隆:工作24年參加救援1.2萬余次2019-09-06 10:32:13
李隆,河南開封人,1977年7月出生,現任河南省消防救援總隊鄭州支隊參謀長,二級指揮長消防救援銜。
工作24年來,李隆長期戰斗在滅火和搶險救援一線,參加和指揮汶川抗震救災等各類救援1.2萬余次,營救遇險群眾3500余人,先后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模范”榮譽稱號,被公安部授予“滅火救援尖兵”和“抗震救災尖兵”榮譽稱號、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被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被河南省政府授予“搶險救援尖兵”榮譽稱號,被共青團河南省委表彰為“新長征突擊手”“第八屆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被公安部和中央電視臺評為第三屆“我最喜愛的十大人民警察”、2008“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中國驕傲”,榮膺“中國十大法治人物”。
信念堅定彰顯忠誠本色
艱巨的應急任務,特殊的戰斗使命,要求消防救援指戰員必須具有強烈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做到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李隆堅持急難任務沖在前、執勤戰備站排頭、訓練場上當表率,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叫響“跟著我上、向我看齊”的口號。
李隆堅決擁護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針對改革期間戰訓工作和隊伍管理實際,廣泛走訪調研,認真謀劃思路,推行“四抓四固”工作法(抓思想,固根蓄氣;抓技能,固本強基;抓體能,固強補弱;抓紀律,固若金湯),并始終堅持沖在前、站排頭、當表率,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召隊伍、帶動部屬,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赴湯蹈火勇當救援先鋒
面對無數次生與死、血與火的嚴峻考驗,李隆用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道堅實屏障,以實際行動展示了消防衛士“刀山敢上,火海敢闖,召之即來,戰之必勝”的精神風貌。
時間回到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李隆帶領33名特勤攻堅隊員奔赴抗震一線,在余震不斷、救援環境極其惡劣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成功搶救出分別被埋壓48小時、104小時和124小時的何春桃、李青松、卞剛芬,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跡。
“刀,刀,刀,我要切菜用的刀!”這是抗震救援現場,李隆冒著余震、深入坍塌樓房內部、連續奮戰10多個小時、在廢墟下發出的急促呼喊,這個鏡頭成為億萬群眾的永恒記憶,“菜刀哥”的雅號廣為流傳。他從烈焰火海、毒氣泄漏、慘烈車禍、建筑坍塌等救援現場一路拼殺過來,抗震救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但絕不是最后一次的赴湯蹈火、舍生忘死。
2010年2月28日,一輛滿載乘客的客車墜入鄭州尖崗水庫,李隆帶領指戰員頂風冒雪,冰河救援,連續戰斗50多個小時,救出被困群眾26人。2016年12月18日,鄭州市新世界百貨商場突發大火,特勤大隊臨危受命,李隆準確判斷火場態勢,科學部署進攻力量,冒著濃重毒煙、高溫炙烤和樓梯坍塌的危險,完成了墻體破拆、搜救掩護、火場供水等急難險重任務,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了火勢蔓延,成功疏散營救被困群眾百余人。
2018年,調任支隊參謀長后,他又接連成功指揮打贏了“2·1”綠地原盛國際辦公樓火災、“3·31”連霍高速氟化氫槽罐車泄漏、“12·21”窯洞坍塌等多場大型滅火救援戰斗,贏得了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廣泛好評。
千錘百煉鑄就消防尖兵
18歲那年,李隆一到消防部隊服役就立志要干出一番成績,新兵訓練一結束,他就主動要求分到訓練最苦、任務最重、危險性最大的特勤中隊,并很快成為中堅骨干。
提干后,他又堅決要求回到特勤中隊工作,矢志做一名特勤尖兵。特勤大隊配備的近千種器材裝備,他樣樣拿得起、講得清、用得熟、教得精。他緊貼實戰,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大綱規定的必訓科目練精練強,選訓科目練全練實,未要求科目創新拓展,圍繞提升攻堅打贏能力,探索出水上救生、高空救助、危化處置、快速破拆等20種特勤操法,自主研發10余種滅火救援特殊裝備。
提任大隊領導職務后,他突出戰斗力標準,堅持依法從嚴治隊,注重戰斗精神培育,狠抓執勤規范化、訓練實戰化、工作流程化、生活條令化、管理精細化、警務信息化“六化”建設,率先探索出精細化管理教育新模式,真正把鄭州消防特勤帶成了滅火救援的“尖刀”和“鐵拳”。特勤大隊先后被省政府授予“搶險救援英雄群體”榮譽稱號、榮記集體一等功,被公安部表彰為“抗震救災先進集體”,榮獲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先進基層黨組織”等20多項榮譽。
提任支隊參謀長后,他緊盯新時代應急救援使命任務,研究推行“四抓四固”工作法,隊伍體能、技能優秀率同比提升15%以上。2018年,支隊代表總隊參加全國冬訓考核獲得第二名的優異成績。針對省會鄭州災害事故特點,以提升供高、供遠、全地域應急通訊能力為抓手,他帶領組建了8個滅火救援專業隊、18個應急通訊保障隊和3個遠程供水中隊,創新編制11項高層建筑實戰操法,隊伍攻堅打贏能力持續提升。
愛兵為民演繹赤子情懷
滅火救援李隆堅持以“人的生命”為中心,工作生活中他堅持以“一線消防員和駐地老百姓”為中心。他真情體恤關愛每一名消防員,每年為消防員辦好事實事,堅持勤儉建隊,在支隊率先高標準建成紅門影院、榮譽室、電子閱覽室、風雨籃球場等隊站設施,定期組織為外地消防員過集體生日、為家庭特困消防員捐款捐物,幫助排憂解難,極大的激發了消防員的歸屬感、集體榮譽感。
李隆注重建立健全公平公正處事機制,在消防員入黨、考學、學技術等敏感事務上,實施全程“陽光作業”,多年來大隊指戰員立功受獎90%以上是中隊指戰員、70%以上是消防員。任支隊參謀長后,他認真貫徹落實各項黨紀黨規,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制度要求,時刻自律自省,下基層調研指導工作,一律“住在隊上、吃在伙上”,從嚴執行工作和生活待遇等制度要求。堅持秉公用權,樹立“靠素質立身,靠實績進步”的鮮明導向,受到各級指戰員普遍信服。
20多年來,李隆組織開展消防宣講、無償獻血、志愿服務等愛民助民活動1560余次、捐款捐物價值25萬余元。他數十年如一日堅持愛民為民做好事,照顧智障青年李鑫、連續13年資助家庭特困兒童楊雅婷等感人事跡,在駐地傳為美談,當選河南省“十大愛心人物”,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被駐地群眾親切地譽為“平安守護神”。
(應急管理部新聞宣傳司與人民網共同推出)
來源:人民網
聲明: 若文章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