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大神福利视频-中文字幕2018av-69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视频-麻豆传媒在线|www.zhsns.com

13603860708

【新時代應急先鋒】北方航空護林總站應急工作2019-08-20 10:07:03

原標題:【新時代應急先鋒】北方航空護林總站應急工作組:森林火場的“雄鷹”

  森林上空濃煙滾滾,熊熊烈火翻滾著、呼嘯著,將一片片綠色瘋狂吞噬。一架直升機在火場上空沿火線盤旋,時而靠近,時而避遠,機上人員要于煙霧彌漫中迅速定位火線,并對火場發展態勢作出準確判斷。

  這不是災難大片中的特效場景,也不是驚心動魄的超級英雄故事,而是北方航空護林總站應急工作組每次亮相的工作場景。這是一支處置急難險重火情的沖鋒隊。當北方林區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時,他們代表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第一時間趕赴火場一線。這是一群集多種技能于一身的特種兵。應急工作組由飛行觀察員、氣象員、航空管制員等組成,執行火場偵查、應急通信、航行管制以及協調保障等任務。他們召之即來,戰之必勝。自1994年成立以來,北航總站應急工作組的足跡遍布內蒙古、黑龍江、吉林、河北、山西、甘肅、新疆等地,出現在每一次重特大森林火災的現場,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烈火中淬煉,危難時擔當

  1994年,為及時準確掌握重特大森林火災現場情況及發展態勢,原林業部決定成立東北、西南赴火場第一梯隊(應急工作組的前身),分別由東北航空護林中心(今北方航空護林總站)和西南航空護林總站(今南方航空護林總站)派員組成。

  成立初期,北航總站應急工作組成員只有兩三名飛行觀察員,沒有車輛,沒有通訊設備和傳真設備。在1996年4月的內蒙古紅花爾基火場,工作組的飛行觀察員和機組成員每天要在指揮部與停機坪之間跑步往返。在1998年5月的柴河火場,為給指揮部傳火區態勢圖,工作組成員要坐車到扎蘭屯市去復印和傳真。1995年5月13日,在黑龍江嫩江大治火場,由于火勢較猛,前指被迫撤離時,工作組差點因車況不佳葬身火海。

  火場工作、生活條件的艱苦就更不用提。作為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的“國家隊”,北航總站應急工作組要處置的每一個火場都急難險重,每一次出動都是急行軍。天為被、地為床,餐風露宿是他們的“家常便飯”,為完成使命有時必須以身犯險。

  2000年6月,大興安嶺松嶺火場被濃煙籠罩。為觀察火線,工作組乘直升機幾次冒險穿過煙霧縫隙,終于準確定位,為火災撲救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在2017年的內蒙古畢拉河火場,應急工作組在風雨交加、氣溫零下5攝氏度的天氣,住在野外搭建的臨時帳篷里,連續3天,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在2016年甘肅迭部火場,應急工作組在接近飛機升限極限的4000米高空,努力克服高原反應帶來的身體不適,帶著氧氣袋,堅持飛行作業,接連9天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完成各項火場工作任務。

  應急工作組一次次克服困難、一次次冒著危險,在烈火中淬煉,在危難時擔當。快速反應、偵查火場、保障通訊、調配飛機、指揮協調、參謀建議……在一個個急難險重火場的處置中,他們以嚴謹的工作態度、精湛的專業技能、無畏的奉獻精神以及視火場任務為使命的赤膽忠心贏得了各地的信賴。

  不是不怕犧牲,而是選擇了義無反顧

  森林火災是一種突發性強、破壞力大、處置救援較為困難的自然災害,極易導致毀滅性后果,1956年的大興安嶺“五·六”森林火災給我們留下的傷痛至今難以磨滅。

  人們常用“人間煉獄”來形容森林大火的景象。今年3月29日,在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森林大火現場,濃煙蔽日,幾十米高的火舌竄向天空,高壓電線桿被火海一口吞掉。

  火場空中作業的艱苦與危險程度可想而知。火場氣流復雜,煙塵彌漫,給直升機飛行帶來極大挑戰,一旦發生“鉆煙”,直升機就會失去升力,后果不堪設想。

  面對火魔,人類顯得如此渺小,卻又如此頑強。沁源大火發生后,北航總站接到應急管理部航空應急救援通知后,僅用1小時就完成了調機指令下達和跨區支援飛機的協調工作。應急工作組、陜西航站、山東航站以及各支援飛機機組工作人員,在保障條件有限、作業環境復雜的困難條件下,發揚吃苦耐勞精神,堅持日出開工、日落收工,平均每天空中作業十幾個小時,出色完成了火場飛行任務,得到了一致認可。

  火場無情,事故時有發生。曾有一架小松鼠直升機在執行火場運輸任務途中墜毀,事故后僅2天,工作組第一梯隊便接到指令再次趕赴火場;曾有飛機在火場因故障發生迫降事故;曾有飛行觀察員親歷直升機墜落僥幸存生……怕嗎?當然怕。應急工作組的每個人也都是凡夫肉身,也都是父親、兒子、丈夫、兄弟。他們上過刀山火海,深知這份工作的危險,也更懂生命的脆弱。但只要一聲令下,他們仍然勇往直前,向火而行。

  真正的英雄不是不怕犧牲,而是在歷經生死之后,依然選擇了堅守使命,義無反顧。

  沒有鮮花、掌聲,沒有高薪、厚祿,每次大火撲滅后,甚至沒有鏡頭會關注到工作組成員疲憊的身影,但林區的每一份樺白松青、每一份歲月靜好,都是他們舍身忘我、負重前行的意義。

  練就過硬本領,當好新時代應急先鋒

  經過25年的艱苦奮斗,北航總站應急工作組隊伍不斷壯大,裝備不斷改良,火場應急效能不斷提升。

  GPS定位系統代替了飛行觀察火場目測定位,應用衛星傳輸代替了電臺、電話傳輸,尤其是“北航總站火場偵察系統”建設項目實施后,實現了火場高清無線圖像實時傳輸,綜合通信指揮車開到火場就可作為前線指揮部,多種新型設備投入使用,大幅提升了應急工作組火場信息采集、通信保障及決策指揮能力。

  身著火焰藍,心懷赤子心。北航總站應急工作組將時刻聽從黨和人民召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保持枕戈待旦、快速反應的備戰狀態,練就科學高效、綜合應急的過硬本領,發揚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火場精神,誓做人民的“守夜人”、新時代的國家應急救援先鋒。
來源:中國應急信息網
聲明:若文章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