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7萬余人次應急人堅守崗位 力保國慶假期全省平安2019-10-10 08:16:53
10月2日下午,正在木格措景區進行景區防火巡護任務的甘孜森林消防支隊消防員在巡護途中,看到一群游客擁堵在本就狹窄的林蔭小道旁,巡護人員立即上前查看發現一名女子因高原反應昏迷倒地。巡護組組長羅藝鑫迅速組織隊員疏散群眾保證空氣暢通,并讓隨隊的衛生員立即對病人展開緊急救治,經過緊張施救,幾分鐘后該女子逐漸蘇醒。“大家過節,我們過關。”羅藝鑫說,這已經成為現代應急人的“行業文化”。
據了解,國慶假期期間,全省各級應急管理系統嚴格執行領導在崗帶班、24小時值班制度,累計7700余人(次)堅守崗位;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備勤40000余人(次),共出動車輛390輛(次)、指戰員2199人(次),參加滅火和搶險救援311起,營救遇險被困群眾65人;全省森林消防隊伍備勤20000余人(次),靠前駐防、防火執勤共計254人(次)。截至10月7日18時,全省國慶期間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
早部署
全省聯動,上下“一盤棋”
9月29日,應急管理廳召開國慶期間安全防范工作緊急視頻會,圍繞“防風險、保平安、迎大慶”的主題,對國慶期間的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進行了再強調、再部署。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強化底線思維、風險意識,全力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鞏固發展全省安全生產持續穩定向好態勢,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此后,各地紛紛行動起來,“防風險、保平安、迎大慶”成為各市(州)工作安排的重要主題。各地政府主要負責人紛紛召開會議,并通過帶隊檢查、指揮應急救援演練等方式強化責任落實。
成都市各級應急管理部門派出安全督導檢查執法人員596人次,對交通樞紐、人員密集場所、化工和危險化學品企業、旅游景區景點等635個重點單位(場所、部位),開展督導檢查,督促整改隱患465項,下達整改指令書49份;全市各級消防救援機構檢查單位370家次,督促整改火災隱患或違法行為385處。
綿陽市應急管理局要求領導班子成員不能離開市區,局生產安全事故快反小組人員24小時在崗在位,值班值守人員每天上午、下午、晚上,不定時對各縣市區應急部門、園區值班室和市級有關部門的值班情況進行抽查;督促各地重點行業監管部門抽查企業領導帶班和值班值守情況。
廣元市應急管理局組織8個督查暗訪工作組,實行分片負責制,明查到面,暗訪到點,對各縣區節日期間安全生產、應急值守等8個方面工作不間斷督查,共計督查縣區8個、鄉鎮(街道)24個、企事業單位39家,發現并整治問題隱患40處……
“國慶假期最后兩天景區旅游和城市周邊游客流高峰仍將持續,即將迎來人員集中返程高峰、以及建設項目停工復產高峰等,各類風險交織疊加,安全防范工作任務十分繁重。”10月6日,省安辦再次下發《關于切實做好全省旅游景區、道路交通和建設項目等相關安全防范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省安委會成員單位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認真分析研判可能出現的安全風險,采取針對性措施,集中力量抓好防范工作。
重防范
領導帶班,24小時應急值守
“迅速組織當地群眾有序撤離,堅決防止人員傷亡,實時報告滑坡體情況……”10月6日7時30分,巴中市巴州區光輝鎮董家灣滑坡點專職監測員在例行巡查中發現滑坡體上樹木歪斜,并伴有異響,有滑動跡象。接報后,應急管理廳主要領導和當天的帶班領導即刻與當地相關部門視頻連線,調度指揮當地相關部門組織受威脅的17戶66名群眾迅速撤離。8時50分,董家灣滑坡點發生大面積滑坡,規模約62萬方,造成4戶20間房屋損毀,直接經濟損失約80萬元,由于受威脅人員已提前避險轉移,未造成人員傷亡。
“應急值守制度在本次突發事件的處置中至關重要。”應急管理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廳在國慶期間實行主要領導總值班,領導干部雙主班、雙副班值班制度。應急管理廳廳長段毅君及全廳黨組成員每日參加應急管理部視頻調度會,以及全省每日視頻調度會,及時總結調度工作,并就貫徹落實應急部視頻調度會議精神進一步做好國慶期間安全防范工作進行再細化、再部署、再督促、再落實。同時,該廳還在9月30日向各市(州)應急管理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國慶節期間值班工作的通知》,強調要嚴格落實值班制度規定,堅持領導帶班和24小時應急值守制度要求單位和部門的主要領導必須24小時保持通信暢通;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必須24小時在崗在位;職能業務部門人員必須24小時待命。“該制度一方面是為了適應當前嚴峻復雜的安全生產形勢,確保緊急情況或突發事件第一時間準確通報、第一時間應急響應、第一時間開展搶險救援、第一時間妥善處置,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相關職能部門人員時刻保持應急的狀態。”上述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應急管理廳在節前還印發了《關于實行應急值守工作分級管理的通知》,明確應急值守分級要求。全廳在國慶當天實行一級應急值守模式,所有工作人員在崗在位;10月2日至4日,實行二級應急值守模式,全廳二分之一人員在崗在位;10月5日至7日,實行三級應急值守模式,全廳三分之一人員在崗在位。應急指揮中心值班人員24小時在崗值班,組織視頻調度會議17次,電話調度115次。
勤備戰
“軟硬皆施”,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確保群眾安全過節,注重防隱患的同時,應急處置能力也要‘升級’。只有全方位做好‘應戰’準備,才能在險情發生時,有備無患,及時處置,減少損失。”省安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棉被、帳篷、擔架、手電筒、應急發電機……10月1日,德陽市應急管理局救援協調與預案管理科負責人劉俊再次來到應急物資儲備點內清點應急物資。“國慶期間群眾出行和大型群眾性活動增多,人流、物流、車流劇增,也是安全事故易發期。確保群眾安全過節,事先做好應急準備很重要。”劉俊說。
自10月3日起,巴中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方特大暴雨,造成全市近2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1854萬元,無人員傷亡。“我們第一時間根據預案安排相關人員深入災區核查災情。”巴中市應急管理局局長李本欽告訴記者,災害發生后市應急管理局迅速派出6個搶險救災現場指導組,指導受災鄉鎮轉移受災群眾,同時緊急調集物資和力量援助災民,集結消防官兵60余人,沖鋒舟2艘,棉被200床,帳篷20頂,救生衣100件,鐵鏟50把,應急照明燈50把,做好防汛搶險準備。“我們還對全市范圍內中小型水庫、地質災害隱患點,重點部位、重點區域進行再排查。”
“應急能力建設除了‘硬件’,還有應急預案、應急演練等‘軟件’。”10月7日,記者在應急管理廳指揮中心看到,10月應急值班值守安排表一目了然,列明了應急帶班領導、應急值班人員、應急車輛保障等。翻看應急管理廳的應急預案可以發現,該預案明確了局領導和相關科室(單位)在應對事故災難工作中的職責,并且以表格的形式將重大以上及重大以下災害應急響應工作流程分別呈現出來。“經過清單式的梳理,工作人員對自己在應急處置中的具體分工都了然于心。”應急管理廳指揮中心負責人表示。
“我們與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省地質災害指揮部、省氣象局等單位溝通銜接,詳細了解國慶假期低溫雨雪、強降雨和地質災害預警范圍,研判氣象地質災害應對工作,并向相關地區發出警示。”據上述負責人介紹,應急管理廳還在國慶期間擬定了《每日調度提綱》,緊盯旅游場所、交通出行、大型群眾性活動等人員密集場所中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點對點”要求相關部門和地市州要提前做好防范和預警預報工作。
10月1日,全省應急管理系統正在備勤的干部職工在收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后備受鼓舞。雖正值國慶佳節,但默默堅守崗位的四川應急人始終立足本職,把人民的安危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時刻保持應急狀態,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沖鋒在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給人民以力量,用行動踐行忠誠、使命、擔當。
聲明:若文章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