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明春四川森林防滅火形勢嚴峻,木里等地森林火險氣象等級為最高級2019-12-07 08:29:37
看形勢:氣候及人為因素雙重影響,防滅火形勢不容樂觀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根據最新氣象資料綜合分析預測,今冬明春四川省主要林牧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氣候條件不利,火險等級普遍偏高。“川西高原南部(甘孜州)、攀西地區(涼山、攀枝花)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為4級,其中木里、鹽源、得榮、九龍為5級——這是森林火險氣象等級最高級別;省內其余林區為3級。”省氣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除了氣候條件,人為活動也引發森林草原火災風險不斷增加。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四川省因農事用火、小孩玩火、亂丟煙頭、上墳燒紙等人為原因引發火災次數共98起,占已查明起火原因的96%。
“燒荒積肥、焚燒秸稈等農事用火未根本杜絕,春節、清明節等時段野外祭祀用火管控難度大。加之森林草原旅游迅速發展,林牧區生產經營活動日趨活躍,外來人員持續增加,火源管理難度越來越大,人為活動引發森林草原火災風險不斷增加。”省應急管理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此外,可燃物載量突破臨界值也易帶來的重大風險。近年來,四川省實施大規模綠化全川行動,林草資源總量快速增加,林緣荒草等易燃物不斷蓄積,自然防火隔離帶減少,特別是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和封山禁牧后,全省大部分林區林下可燃物載量已經接近或達到發生森林大火的臨界值,部分地區甚至是臨界值的兩倍,一旦起火,撲救難度很大。
強舉措:抓“防”抓“救”,加強防滅火基層基礎建設
面對上述問題和困難挑戰,應急管理廳上述負責人表示,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應在“防”和“救”上下功夫。首先,壓緊壓實責任是抓好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核心,對因工作不到位導致發生火災的,要樹立責任導向,嚴肅問責追責,確保責有人擔、山有人看、林有人護、火有人管、災有人救。此外,分區分片落實值班值守人員,嚴格24小時全覆蓋、不間斷監測,以及在高火險期和春節、清明節等關鍵時間節點依法頒布禁火令,禁止一切野外用火,也能提前預防火災,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火災綜合防控能力。為做好應急準備,各部門應加大資金投入,落實防滅火所需經費,補充更新裝備物資。要及時科學安全高效撲救森林草原火災,確保林牧區群眾、撲火人員安全和林草資源安全,堅決防范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的發生。
會議指出,進一步加強防滅火基層基礎建設,是利當前、管長遠的重要手段。要編制好森林草原防滅火規劃,逐年增加防滅火財政預算,加大野外視頻監控、防火隔離帶、消防水池,以及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場、臨時起降場和取水點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在鄉鎮一級儲備足量防滅火物資。要強化科學防滅火意識,積極探索和加快新技術、新裝備、新戰法應用,著力引進一批森林草原滅火新特裝備和無人機等,增加飛機數量,拓展覆蓋區域,重點解決高山峽谷地區火災安全高效撲救的技術和裝備問題,增加防滅火科技含量。
來源:四川省應急管理廳
聲明:若文章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系我們。